在現代精準醫學模式下,腦外科手術既要切除病灶,又要盡可能保全患者的腦功能,這對手術醫生來說是巨大挑戰。
日前,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聯合推出了“多模態術中神經電生理精準定位系統”,該系統通過電生理手段監測中樞神經,不僅能將術中神經功能特性可視化,還可以實時提示預警。
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研發團隊針對系統進行測試。(來源:兩江協同創新區)
據了解,“多模態術中神經電生理精準定位系統”通過神經影像導航、微電極自動植入、微電極手動操控、神經信號采集解析、刺激等單元的系統整合,記錄神經元自發活動、誘發活動電位、腦電圖、肌電圖等電生理信號,將術中神經功能特性可視化,實時顯示或提示手術監測預警值,實現對精細神經功能區的測定、區分和監護,減少神經損傷,提高手術質量。
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教授李衛東表示,術中實時監測并掌握患者的神經功能狀態,可以給手術醫生提供可靠信息,幫助其在術中更好地掌握傳導束的位置,能夠有效提高手術質量,最大程度保護患者神經功能的完整性,“神經電生理技術,現已成為臨床手術中監測神經功能完整性、減少神經損傷、提高手術質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?!?/p>
與市場同類競品相比,“多模態術中神經電生理精準定位系統”具有多個技術優勢。一方面,采用數字化高通量集成采集前端電路設計,推出高速并行多通道同步采集技術,并成功研制出我國首臺無線高精度高通量神經信號采集系統。另一方面,研發出軟件實時在線分析處理技術,實現了電生理信號的實時顯示、特征分析和閉環反饋。
目前,李衛東教授領銜的研發團隊已開發出軟、硬件系列生態產品,可廣泛應用于科研和醫療領域,已成功應用于中國科大、浙江大學、中科院、清華大學、上海交大、華中科大等國內一流高校和研究機構,國內科研用戶數量位居同類科研系統第一,也在不少國際著名高校的實驗室得到應用和高度贊譽。未來,該團隊將以開發成熟的醫療產品為目標,積極開拓國內醫療市場。
(記者 趙鵬)